希望孩子能干,有独立生活和学习能力,是所有家长的心愿;然而,有时候却事与愿违。那么怎样培养具有独立意识、果断能干的孩子呢?
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包办代替,这种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社会效果多半会造成子女社会适应性差,独立生活能力弱,因此家长眼光要放远,看到子女要长大、要独立闯荡社会的现实,从小给予孩子有节制、有理性的爱,这种爱是以严格要求为前提,它不是单纯的物质满足,更多的是精神抚爱,父母能充分理解爱孩子的要求,经常向孩子提供有益的信息,从完全保护到解除保护,让孩子走向自主,这样的孩子就不会凡事都依赖了。
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以后,就会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可以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他们自我劳动与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让他们自己洗袜、铺床、洗衣服、理书桌、整理房间、会帮父母洗菜、烧饭、招待客人,不管从大人的眼光看多么的不顺眼,也要耐心地指教他们慢慢做完,鼓励他,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学习上的预习、复习都能自己独立完成,这样训练以后,他会自己动手,以不再依赖父母为荣。
给孩子创造练习的机会和条件:孩子要学会独立生活的技能总有一个练习的过程,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操之过急,要求孩子太完善,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要孩子愿意去做,不论成效如何,都不责备求全,引导孩子从实践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到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欢乐,这样他们会渐渐地成熟起来。积极创设孩子自主选择、探索的机会,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是要家长有意培养的,有些事可以让他自己选择、安排,这样更有利于他学会运用自身的力量去接受新事物,面对新环境,从容地迎接飞速发展的未来。
做事依赖的孩子往往自信心不足,自信心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心理素质,一个人如果对所做的事情充满信心就会积极主动、有始有终地去完成,并能在做好的过程中排除各种障碍,发挥创造性,孩子由于长久地受到家长过分的保护会丧失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心不足,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业和个性的发展,因此要鼓励孩子遇到困难不怕失败,勇于开拓,家长还可以教会孩子运用自我暗示来增强自信,如:遇到困难时对自己说:“我能行!”“我会成功的、这不能难倒我”“这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样使孩子保持稳定的情绪,成为控制、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图/余桂珠 文/摘自网络 编辑/叶帮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