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幼儿园数学教学死板、机械,抽象的数学知识使教师越教越烦,幼儿越学越厌,怎样使孩子全身心的、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之中呢?那就要注意对幼儿进行数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1、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如果把理性的数学知识结合到游戏中,就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音乐游戏《乘火车》,可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号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号码快速找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进行查票,看谁找得又对又快,这们不仅满足了幼儿的竞赛心理,而且能促进幼儿更准确、迅速地加深了对序数的认识,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以游戏激发兴趣的策略时,所选用的游戏应该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年龄越小的,应该以直观地、带有情节性的、能把幼儿带入角色的游戏为主。例如“送小动物回家”、“停车场”等活动。而对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则应选用一些富有挑战性的、抽象的、有更多发挥余地的游戏为主。
2、开展区角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为幼儿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作不同选择。而根据活动需要创设的区角能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我带领幼儿到教学区里进行分类教学,逐一出示图形宝宝请幼儿摆摆,玩玩,观察其特征,然后请幼儿按要求把同一类型的宝宝领回家,如:A,形状一样的;B,颜色一样的;C,大小一样的;幼儿可分组进行,可个别进行。通过开展区角活动,使抽象的知识变成感知的形象,不仅提高了 幼儿的分类能力,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3、在做做、玩玩的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要让幼儿真正地“做科学”。动手操作则是最好、最直接的认知过程,能引起大脑的积极思维,大脑皮层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来自运动器官的信号,当幼儿注意变为幼儿直接操作的对象时,就使大脑皮层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引起高涨的学习兴趣。如:小班幼儿学习一一对应,我们尝试创设去小动物家做客的的游戏情境,小朋友们包糖果、串糖葫芦、串项链。。。。。。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学习内容也培养了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幼儿手指的小肌肉,培养了动手能力,提高了幼儿的全面素质。
4、创设一定的难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如果都由大人解决,幼儿很难得到锻炼,更别谈主动克服困难了。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有意设置一定难度,并放手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去发现、解决,能让他们在体验到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的同时激发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幼儿学习自编加减法应用题时,可分这样几步进行教学:(1)出示沙盘教具《小白兔拨萝卜》,在沙盘的左边插4个萝卜,右边插6个萝卜,要求幼儿根据场地编出加法应用题,然后以小白兔拨去6个萝卜为由,要求幼儿编出减法应用题。(2)出示“神奇的大树”(结满各种各样的果子),让幼儿根据果子的种类、颜色、大小等排列,自己想象编出加减应用题;(3)出示3、6、9三个数字,让幼儿创造性编题,由于教师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受到一个又一个的刺激,同时一次又一次尝到克服困难的乐趣,幼儿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5、在“趣”、“奇”、“思”的数学环境中主动探索
创设新奇有趣的环境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向幼儿提供有利于激发他们探索兴趣和认知倾向的环境条件。如在“一一对应”教学活动中,有的教师设计了“小白兔,真快活,挎起篮子拔萝卜,拔到1个转1圈,拔到2个跳2下,拔到3个笑3笑,哈哈哈!拔到4个拍4下(腿或手),拔到5个数一数,1、2、3、4、5,拔到6个转回家,咚咚咚、咚咚咚(手做敲门动作)!”游戏中的转、跳、笑、拍、数、敲的次数与拔的萝卜数一一对应。通过游戏幼儿很快感知到数与物的对应。
6、创设“奇”的环境
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实现的,要使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能主动与环境互动,就必须注意创设使幼儿感到“奇”的环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因为,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对周围许多的事物,特别是新奇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总是去看看、去摸摸、去探究。
(图文/林晓怡 编辑/叶邦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