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赞孩子是必须的。称赞常常像阳光和雨露,能把孩子引导到积极正面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的研究者Sue Westwood在英国心理学会年会中发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他们发现,那些每天因表现良好而受到称赞的孩子,较少出现偏差行为和过动症状,心神也较专注稳定。我们不难理解,当孩子的一些行为经常得到父母的称赞,能起到正强化的作用,帮助孩子良好行为养成习惯。称赞,一方面给孩子带来喜悦,一方面还会提高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是最优质的良好行为养成的途径。
称赞是必须的,但在不同的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不同,决定了他们渴望的具体称赞是不同的。如果不分侧重,便最终会影响称赞的效果。
一、看看你赞“对”了吗?
1、赞扬,是宝宝的行为“发动机”(4,5岁前)
儿童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说,婴儿后期,小小娃的心理需求是获得自主感和克服羞耻感。儿童心理研究专家玛德琳.莱文也说,小小娃尤其需要通过跟父母的肢体碰触获得信任感,称赞是他们的外在反馈机制。一般来说,当孩子们在4,5岁前,渴望的具体称赞有3种方式特点:
(1)称赞要及时
小小娃尤其需要即时反馈,一方面他们常常一转身就把前几秒的事情忘记,另一方面他们不懂得“抽象演绎”,比如父母如果称赞他们洗袜子认真,他们可能会把家里所有的袜子都洗了,而不会演绎到去洗桌子。所以一事一赞和及时称赞很重要。
(2)称赞时最好亲吻一下、抱一抱
小小娃时,父母的感情和表情可以丰富一些。正如幼儿说在前面提及,小小娃尤其需要通过跟父母的肢体碰触获得信任感。当一个小小娃被父母称赞“勤劳的孩子”,如果父母没忘记亲吻一下或抱一抱,能增加宝宝的心理感受和记忆。
(3)简单的事情也要赞
赞扬是小小娃的行为“发动机”,因为宝宝们1,2岁后开始渴望认可,还开始慢慢地在意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坏孩子”。他们还会通过大人的“肯定或否定”来给自己打标签“我是好孩子”或“我是坏孩子”,以此建立自我价值。可以说,小小娃的行为是一个外在反馈机制,那些被大人称赞的事情,他们会做得尤其积极。
2、赞扬,是孩子的“努力奖章”(5,6岁后)
赞扬会带来自信和行为的坚持,大人需要,孩子也需要。知名儿童心理学家德雷克斯说,孩子需要鼓励,就像需要水。艾里克森也说,童年期的孩子,他们的心理需求是克服自卑感。当孩子们长大到5,6岁后,他们对赞扬的具体需求跟宝宝期的小小娃是不同的,渴望的具体称赞有3种方式特点:
(1)取得进步时赞扬,别泛滥
有人说,赞扬过多会成“垃圾”,的确如此,尤其是泛滥的赞扬。当孩子长大到5,6岁后,因为生活经历增加,心智会慢慢变得成熟,他们会比较接近实际地评估自己。泛滥式的赞扬会成为堆在墙角的玩具那样,稀少时孩子会很珍惜,玩得也频繁;太多了孩子会不珍惜,甚至索然无味。
(2)别忘记提醒还可以进步的空间
父母除了珍惜赞扬,觉得孩子真正取得进步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赞扬完之后,不要忘记告诉孩子,哪些地方还可以有进步的空间。比如当孩子学会流畅地溜滑轮之后,除了赞扬孩子付出的努力,还可以告诉孩子,可以在速度和花式上面努力,这样滑起来更有美感。
(3)感情不要太夸张,但也不要冷
赞扬小小娃时可以采用提高语气和抱一抱等肢体动作,但对于大孩子来说,可以有真诚的肢体碰触,但父母尤其需要避免“虚假”。有时太夸张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怀疑,怀疑父母的赞扬不真诚。但也不要太冷淡,有些父母见到孩子进步却一声不吭,孩子们很失望,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没被父母重视和关注,有些孩子可能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称赞不是“一顶帽子套所有孩子”,而是有“小帽子”和“大帽子”之分!
(图文/王玲玲 编辑/叶邦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