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版首页 | 新版首页 |
班级网站管理登录 | 注册

微信扫一扫

招生电话:

0591-85316863

投诉建议:

0591-85314300

西山学校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0591-85316863

当前位置首页 > 西山幼儿园 > 教学园地 > 教学研究 > 正文
热门标签领导关怀 张文彬 招生专栏
西山学校 幼儿园《浅谈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校刊征文-吕凯红
时间:2014-04-23 10:04:15  来源:福建西山幼儿园  点击阅读数:  编辑:陈俏

  导读:早期阅读对人生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只要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就能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幼儿早期阅读,有利于幼儿获得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内在动机。在幼儿早期培养其对阅读的兴趣将有助于幼儿成长为对阅读充满热情渴望并能有效阅读的人。如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呢?在此浅谈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新《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模仿而获得的,因此我们在创设环境时,尽量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有趣的、含有较多阅读信息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培养阅读的兴趣。在幼儿每天都要接触的门、窗、桌、椅、书柜、沙发等物件上分别标出名称,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关注;在幼儿的作品、用品、幼儿的生活照片旁标出幼儿的名字;标出各个游戏角的名称;用文字表示一些常规和注意事项,如在门口写“请慢些走”,在洗手间的水龙头上部写上“别忘了把我关上”;将幼儿喜欢的食品标签收集起来贴在阅读区的一角,如肯德基、上好佳、蒙牛等。幼儿仿佛置身在图的世界中,文字的海洋里,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周围的文字信息。长期的耳濡目染,幼儿将自然而然地认识一些文字,初步建立起基本的文字概念,提高文字的敏感性,对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

  对幼儿来说,书籍是学习语言的重要载体。新《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合适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因此,在选材时,必须以目标为依据,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选择合适的图书。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要注意阅读区材料投放的丰富及层次性。首先,丰富阅读材料的形式,除了图文结合的图书外,投放画报、儿童连环画、卡通画、儿童百科全书、卡片等多种材料。其次,阅读材料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为幼儿提供古今中外经典的童话神话故事外,还为孩子投放历史故事、科学知识类图书。考虑幼儿的兴趣和特点,选择的阅读材料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增大。第三,材料的来源尽量丰富,集体阅读教育的材料、自由阅读活动的材料,教师准备的,幼儿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图书。第四,材料的难度有层次性:书架上始终有幼儿熟悉的、不太熟悉的和不熟悉的三种层次的图书,一段时间后,保留幼儿熟悉的图书,同时增加程度相同而内容不同的图书,以保持不同水平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幼儿体验阅读快乐

  让幼儿成为环境创设的主人,在与环境互动中产生阅读的兴趣,是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把幼儿讨论时的发言记录以较大的字体打印下来,加以展示,使幼儿对自己讲述的“作品”或同伴的“作品”更感兴趣,并进而产生阅读和创作的欲望,活动室因此成为幼儿愉快地参与阅读、分享成果的展览室。在活动室的周边和幼儿园的其他可利用的场所,我们选择了幼儿喜爱的经典作品,如《月亮》、《精卫填海》、《白雪公主》等,创设真实的故事情境(包括故事场景的布置、故事录音、音乐音响效果等),让幼儿有身如其境的感觉;在活动室的周边开辟宝宝剧场、故事屋、故事长廊等,其展示的“作品”可以是幼儿独自创作,可以是幼儿相互合作,可以是幼儿和家长共同绘制的作品,由于画面生动形象,加之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幼儿总是百看不厌,百说不厌,其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自然而然得以提高。

  三、组织新颖多样的阅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渗透阅读内容

  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幼儿身上,促进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多类阅读活动。

  1.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在对幼儿喜欢的阅读材料类型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发现,幼儿喜欢带有悬念的阅读材料,可见幼儿对故事情节中留下的悬念颇有兴趣。受此启发,在阅读活动的指导中,教师也可以刻意地给幼儿设置一些“悬念”,以此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在给幼儿讲故事的时候不要一口气讲完,可以留个“悬念”,让幼儿猜猜下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并展开讨论,最后让幼儿自己打开图书寻找答案。其次,教师可以先给幼儿讲述一遍故事的内容,在讲第二遍的时候故意“漏掉”中间或结尾部分,让孩子自己到书中寻找相应的画面,并根据画面说说“漏掉”的那部分故事说了些什么。

  2.联系原有的生活经验。幼儿先前的知识经验会影响他们目前的阅读理解,将阅读材料中的内容与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提一些幼儿熟悉的,与幼儿生活有联系或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引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当幼儿可能拥有了一定的与阅读材料中的情节相类似的经验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把书以外的生活和书中的内容联系起来,引发幼儿换位思考。

  3.充分利用图画、多媒体进行阅读活动。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看图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因此阅读活动中多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对于提高幼儿阅读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可以利用幼儿熟悉图片、乐于接受图片、乐于通过图片学习的特点,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给文字配上形象生动的小图片,使幼儿手口一致地阅读,这种方法可以缓解幼儿由于惧怕文字而降低阅读兴趣的问题,对幼儿的阅读活动起到“拐杖”作用。

  在阅读活动中利用幻灯、投影、录像等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幼儿兴趣,拓宽信息渠道,全面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多媒体教育手段具有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特点。它直观生动的形象,使幼儿身临其境、深受其感。在动态、立体的信息传递中,幼儿调动视觉、听觉和感觉,更充实地把握阅读内容。

  四、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阅读的分享过程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活动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认识书时我以充满童趣的话语告诉幼儿书的封面是宫殿大门,封底是宫殿的后门,每一页是宫殿里的房间,里面装着许多故事和字宝宝,既生动又有趣;给每个幼儿的右手食指贴上小红点表示火车头,用开小火车的游戏练习阅读划指法,幼儿很喜欢;学动词时看字做相应动作,看到动物字词时则模仿动物形态表演。活动后,我又提供一些简单的道具,开始了表演游戏,当孩子们戴上头饰,拿上道具表演故事时,台上台下相互呼应,时而全神贯注,时而手舞足蹈,乐不可支,幼儿对这些游戏的浓厚兴趣,不知不觉中也有效地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

  五、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家庭,是人一生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一生教育的第一位老师;早期阅读教育兴趣的培养也需要家庭环境中进行。为了更好地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家长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分层次地选择一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讲给幼儿听,这样不仅密切了亲子关系,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第二,孩子故事听得多了,看得多了,慢慢地就有了自编故事的欲望。这时家长应耐心地听孩子讲述他的小故事,而且也别忘了对他进步的肯定;家长讲完一个故事后,也可同孩子交流一下读后感,家长要注意倾听,及时帮助孩子引导话题,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第三,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家长应以游戏方式、玩具性质引导幼儿自由地去阅读书籍,并适当地进行复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背景,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等手段来帮助幼儿获得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兴趣。

  家庭环境和父母阅读习惯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指导家长经常和孩子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定时定内容地去指导幼儿阅读图书。另外,在家里也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读书的空间,让孩子随手可以拿到自己喜爱的书,使每个幼儿的阅读能力在自身的水平上获得进一步提高。

  总之,早期阅读对人生成长进步产生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幼儿增长知识,开拓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对幼儿进入书面语言阶段的阅读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只要调动起幼儿的兴趣,正确有效地开展早期阅读教育,不断培养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就能为幼儿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早期阅读可以帮助幼儿早一些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国际幼儿语言教育研究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这种观点认为,尽管幼儿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但应当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接触读和写的机会。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若能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研究已经表明,缺乏良好的早期阅读经验的儿童入学后会有学习适应上的困难,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等。因此我们应适时地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使之成为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

  怎样才能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时机呢?首先我们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实施方案

一、早期阅读能够促进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图画书中的具有许多卡通形象,它们生动可爱,色彩鲜艳,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适时地引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让他们翻阅多种多样的图画书,教导他们母鸡是什么样子,母鸡怎么下蛋等等各种常识,不仅能够让他们对图画书产生强烈的兴趣,而且也使孩子开始逐渐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有研究表明,幼儿已有学习书面语言的行为。因此,通过这样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早期阅读训练,幼儿还能有效地接触书面语言,为以后的读书认字打下良好基础。

  二、早期阅读能够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

  1、提升幼儿的语言交流能力

  首先,早期阅读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早期阅读的文学作品中, 常有小蝌蚪找妈妈等形象化的故事,也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经典诗句。这些非常形象地表达了人对各种事物和人物情境的思想、观点和印象,加上古诗词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对于低龄的幼儿来说具有极大的魅力。通过早期阅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不由自主地运用这种语言,对其以后的人生也大有裨益。

  其次,早期阅读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说什么样的话,对什么样的人做出什么样的语言反应,这是幼儿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早期阅读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动物模拟等,这些有趣的事物会让小朋友屏声静息、全神贯注地学习和欣赏。教师通过对相关内容进行提问,让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发言,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感想,可以有效地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最后,早期阅读能提升幼儿的交流能力。幼儿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他们的语言发展包括了对多样化语言的适应力、理解力和运用力。从小接触各式各样的语言,可以使幼儿逐渐地发展起具有交往价值的语言能力。幼儿不仅可从故事、童话和诗歌中学习汉语,从中感受到中国及世界儿童文学的特殊韵味,还可以学习和使用恰当的语言与人交往。

  2、培养幼儿注意力集中的能力

  幼儿一个主要特点是无法高度集中注意力,他们不能支配自己的注意,只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认识的事物上。比如幼儿阅读富有趣味的图书,就会把注意集中在图书上,坐下来较长时间津津有味阅读。因此,早期阅读很有利于逐步改变幼儿注意力不稳定和不持久的状况。

  3、增强幼儿的记忆力

  幼儿和成人一样,要通过多次反复才能把感知材料记住,比如舞蹈动作经过多次排练以后,幼儿就会跳了;同样,一件事情,理解了就容易记住。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幼儿既可以对其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学习,又可以促进他们理解知识,即所谓的"温故而知新"。例如,教师通过形象的图像构成"长鼻匹诺曹"等寓言和童话故事,既是一次重复学习,又能理解故事内涵,便于将内容长久地保存在幼儿脑子里,大大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增强。

 2——3岁婴幼儿通过阅读环境的创设、阅读材料选择、指导策略的实践,为婴幼儿提供一个健康、丰富、充满吸引力的语言学习的空间,促进家长及看护人对重视早期阅读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

  一、婴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2——3岁正处在婴儿期与幼儿期的衔接期,孩子们此时的阅读不同于完全意义上的阅读,它是孩子们运用特殊的阅读技能对特殊的阅读材料进行理解的过程。
    (一) 读者的特殊性:
    2—3岁的婴幼儿最为突出的阅读特点是没有识字的基础,他们完全不识字或只能识个别的字,这就决定他们的阅读不能针对词语、句子、段落、文章。同时,因为此时孩子年龄小,身心发育尚不完善,关于生活、自然、社会的知识经验极少,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推理水平比较低,自觉性较差,孩子们往往答非所问,思考问题不以当前的目的任务;概括性较差,孩子们一般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从前后连贯的阅读信息中进行总结,这就限制了婴幼儿阅读理解的水平。
    亲子氛围本身就是保证婴幼儿积极参与阅读活动的关键因素,也是保证婴幼儿产生阅读兴趣的首要条件。在实践中,家长在亲子阅读时要采用“接触”的方式,将婴幼儿抱在怀中,尽可能满足婴幼儿在阅读中的“肌肤接触”的需求,为婴幼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阅读心理环境。
    (二) 早期阅读的材料选择:
    2—3岁的婴幼儿表象与符号的认识刚刚建立,处在认识事物的阶段,过度夸张的变形图像不利于婴幼儿的认知。家长要为婴幼儿选择合适标准的早期阅读材料:
    1、图像大,一页一个清晰的图像。
    2、画面美,线条柔和,避免无关刺激干扰。
    3、形象真,以生动活泼的动物形象为主。
    4、语句简短有趣,有重复、有规律。
    5、读物,一本一故事。
    二、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指导策略:
    2—3岁的婴幼儿最初是随自己的意愿去“看书”的,这种“看”是婴幼儿初期的阅读方式,他们甚至会表现出许多奇特的特征:拍书、咬书、把书当作是他们的玩具;有时他们还会出现假装性的阅读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关注一些随意翻阅到的阅读疑惑,所以家长应该在观察孩子的基础上,运用适合年龄特点、认知需要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帮助婴幼儿开展好亲子早期阅读。
    (一) 从兴趣入手,激发婴幼儿阅读的内部动机。
    在早期阅读过程中,婴幼儿的内部动机可以保证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取得积极的阅读效果。但并不是每个孩子生来就喜欢看书,而且部分幼儿对图书的好奇心最初也只是受潜在的动机力量驱使,需要通过实践获得成功和乐趣才能逐渐形成和固定下来。因此婴幼儿的内部动机是婴幼儿早期阅读的前提,在实践中,家长除了提供推荐有趣、适宜婴幼儿发展的读物以外,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指导:
    1、创设适宜的阅读情境,激发婴幼儿的主动性。
    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并为幼儿创设早期阅读的情境,引发婴幼儿的阅读积极性。家长要潜心观察婴幼儿生长过程中的兴趣点,并在家庭的阅读区域中根据幼儿的兴趣,提供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早期阅读读物,吸引幼儿主动地参与早期阅读活动。
    2、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婴幼儿的求知欲。
    想要不断提高婴幼儿的语言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层次,提问是帮助孩子理解语言、与人交流、思考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不同的提问技巧对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产生不同的有效影响。
    (1)描述性提问:如“有谁、有什么、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在做什么、有什么表情”等。这属于感性认识的提问,帮助婴幼儿对所学内容有初步和基本的了解,积累丰富的经验,在大脑里储存大量的表象和信息,对孩子细致观察、清楚表述某一事物有帮助。
    (2)判断性提问:如“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是什么天气、什么是一样”等。孩子须根据观察的情景做出相应的综合判断,对其思维的准确性、精细性与周密性都有帮助。
    (3)推想性提问:如“他在说什么、在想什么、将会怎么样”等。要回答这些问题,孩子需要根据对涉及问题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分析和判断推理,对其思维的逻辑性很有好处。
    (4)想象性提问:如“你会想到什么、之前有什么、后来怎么样、像什么”等。孩子的回答大多是由某一事物联想到其他的事物,是对其思维流畅性、发散性的启动。
    (5)追究性提问:如“为什么、是什么道理、怎么知道的”等。孩子要说出对某一问题的依据,由事物的表面现象进入到事物的内部去进行思考,使孩子思维更具有可行性和指向性。
    (6)在0——3岁婴幼儿的语言学习中,最常用的是描述性的提问,以帮助孩子积累丰富的经验,储存大量的语言信息。家长根据具体情况,对同一个问题反复提问,引导孩子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回答,同时家长最初应以简单的问题去引导,随着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问题难度,切不可忽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二) 设计游戏方式,引导婴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
    游戏是婴幼儿的最佳学习方式。因此早期阅读应该是2——3岁婴幼儿与家长、同伴一起玩耍的游戏。
    1、利用角色扮演,挖掘读物的娱乐功能。
    角色扮演是2—3岁婴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亲子阅读时利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模仿,一方面可以提高婴幼儿参与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婴幼儿学习语言、学会表达的能力,促进婴幼儿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在角色扮演的阅读游戏中,家长在角色游戏中必须十分投入,不能敷衍了事,以免影响婴幼儿的阅读情绪。
    2、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提高婴幼儿阅读的参与性。
    有许多的读物本身带有游戏性,家长要仔细挖掘读物本身的游戏性,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读物本身的游戏性,设计有助于婴幼儿阅读效果的游戏。促进婴幼儿理解表达游戏的情景中的读物内容。
    3、设计游戏的环节,增强婴幼儿阅读的兴趣。
    在2—3岁婴幼儿的阅读活动中,家长在阅读中设计一些游戏参与的环节,一方面减轻婴幼儿阅读过程中的疲倦感,另一方面增强婴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三) 运用表象原则,提高婴幼儿阅读的能力。
    所谓的表象原则是指引导幼儿依据读物所提供的文字内容,通过绘画、图解在婴幼儿头脑中将阅读材料形象化,在头脑中建立一种有力的搭配(内容与表象),从而提高婴幼儿的阅读能力。尝试用绘画或图表的方式,帮助幼儿表达对阅读材料的理解,是符合婴幼儿的阅读特点的。婴幼儿没有文字的基础,对于作品的理解往往通过阅读材料所提供的图形符号进行语义链接的,因此,绘画和图表的方式能够帮助婴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
    (四)用迁移、延伸想象的方式为婴幼儿提供学习用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途径。
    2—3岁的婴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喜欢进入阅读的情节,把角色当成自己。根据这一特点,家长用迁移法引导婴幼儿站在角色的角度,感受角色的处境、心情、欲望,提出思考的问题,明确表达的要求。
    (五)依据认知特点,设计婴幼儿阅读的合理结构。
    2—3岁婴幼儿的早期阅读应在家长的指导下渐次进行,设计出合理的活动结构将直接影响着婴幼儿早期阅读的效果。
; 对于年龄小的婴幼儿,阅读设计应该尽量直接、形象、具体,结构不易复杂,实践中可尝试采取:朗诵欣赏(家长、图文对应)——适度提问(理解情节、把握关系)——讨论归纳(形成结论,获得经验)活动结构。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断的丰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也随之增强,所以孩子们产生自发阅读的机会会出现并增加,此时采取:自由阅读(婴幼儿先阅读)——共同阅读(家长与婴幼儿)——适度提问(可以阅读以后提问、也可以边阅读边提问)——多元参与(绘画或游戏)——延伸想象(形成新经验)活动结构。
    (六) 发挥亲子共读的阅读影响,促进语言表达全面发展。
    婴幼儿早期阅读与成人所认为的阅读不能等同,成人的情感、言语是婴幼儿喜欢看图书的重要影响因素,故应定时、定人、定内容地去指导孩子阅读图书,培养其阅读的兴趣与行为习惯。
    1.亲子共读——孩子与家长一起看图书,边看边听,解说图书内容的阅读方法。其优点是在一对一、亲密无间的气氛下进行阅读,家长与孩子能有较大的自由度,更好地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
    2.看书讲故事——家长与孩子同看一本大图书,或每人一本内容相同的小图书,边听家长讲述故事边翻看阅读。其作用是帮助婴幼儿学习按顺序观察画面,学习从头到尾一页一页翻书的技能,培养认真倾听。
    3. 看书听朗读——婴幼儿边翻看熟悉的图书,边听家长朗读书上的说明语,进一步理解内容的阅读方法。它能使婴幼儿利用熟悉的图书,在画面、文字、口语之间产生一种有机的联系,初步了解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培养对文字的兴趣。
    4.听词语找图——婴幼儿按家长语言提示,如:“请你把小白兔找出来。戴红花的小白兔在哪里?”从许多画片中找出相应图片的阅读方法。其目的是提高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培育观察、辨认能力。
    5.听故事找图——家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婴幼儿按故事的情节,找出相应画面,以检查其对图书内容是否理解的方法。这对婴幼儿的观察、注意、倾听、理解等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6.拼图——将婴幼儿熟悉的图片剪成三至六片(剪裁的片数按年龄及能力而定),拼出相应图片的方法。它能培养孩子识别事物的部分与整体、图案不同维度的空间转换等能力。
    7. 指读书名与文字——每次阅读时,引导婴幼儿用食指指点着图书封面的文字,跟随家长朗读,经过反复的指读以达到辨认汉字的目的。这能强化婴幼儿对文字的感受性,培养对书面语言的兴趣。
    婴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不可按照一个模式进行,家长可以根据婴幼儿认知特点,充分发挥作品特点进行阅读活动的结构设计。2—3岁是早期阅读的关键期,而早期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学习历程,所以家长应该采用综合的手段寻找合适的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激发婴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婴幼儿积累阅读的经验,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一)幼儿

1、幼儿的阅读水平、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实验班的幼儿阅读兴趣高,阅读习惯良好,基本形成自觉爱护图书、安静阅读的意识,在倾听、表述、欣赏阅读绘本、文学作品等方面的能力明显高于对比班。更为可喜的是,实验班的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的阅读方法,例如:能够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对于非常熟悉的图书,能够逐字正确地边指边念;能够从封面开始一页一页翻看图书并且会从指定页码翻书;在成人的指导下,看新书时,能够看着图片、结合文字及已有经验阅读。可以说幼儿的阅读水平、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在后测中,我们对大班幼儿从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途径、阅读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20项测试:阅读兴趣方面一级人数为70%,比前测中28.4%增长了41.6个百分点;阅读习惯方面一级人数为74%,比前测中31.2%增长了42.8个百分点;阅读方法方面一级人数为78%,比前测中18%增长了60个百分点;阅读途径方面一级人数竟达到81%,比前测17.8%增长了63.2个百分点;整体阅读能力的提高一级人数百分比从前测的23.85%提高到后测的76%,提高了62.15个百分点。

2、幼儿的创造性语言的运用能力提高了。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我们鼓励幼儿对读本中每页进行大胆地猜测,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预期”和“假设”,如在读本《上床睡觉》中,当所有的动物从吊床上掉下来后,幼儿会大胆猜测结局:“他们掉下水淹死了。”、“他们吵起来了。”、“他们批评大象不对。”、“不是,他们受伤去看医生了。“……,分享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胆“预期”、“假设”和“否定”的机会,分享阅读活动又注重幼儿拓展想象活动,如开展一些仿编句子,创编故事活动,在中班读本《天黑了》拓展活动中,我让幼儿根据不同动物不同栖息地方而仿编书本中句子活动中幼儿能大胆进行创编:“天黑了,小狗睡在路台里。”、“天黑了,蝴蝶睡在花丛里。”“天黑了,斑马睡在动物园里。”“天黑了,猫头鹰睡在大树上。”这时,一名幼儿发出了质疑:“不对,猫头鹰晚上要出去抓老鼠,它怎会睡在大树上呢?”这时引发了幼儿共同的讨论,整个活动过程,不但培养了幼儿想象力,质疑和疑问的能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不断发展。

3、幼儿对语音、语法、文字的敏感性增加了。

在分享阅读活动中,通过对故事的阅读、讲述每页图片、问题的讨论、句子的阅读以及拓展活动中的续编故事、创编句子,幼儿学到了一些词汇,句子,发现了书中一些相同的句型,如《我会读书》中的“我会给……读书。”《班尼想要什么?》中的“班尼想要……。”等,幼儿又敏感地发现不同读本文字间的联系,如幼儿发现《我的星球》一书中的句子“那是我的画”,幼儿发现“我的画”这三个字是在读本《我的画》中出现过。在《机器人》读本中,幼儿发现句子“机器人会说话”中的“会”字在《谁会飞》、《我会读书》读本中都出现过。幼儿又发现为什么有些句子后面用了“。”的符号,而在《班尼要什么?》书名后面用的却是“?”,《机器人》读本中的句子后面却用了“!”符号,主动要求了解这几个符号的意思和不同,很明显,分享阅读活动有效地提高幼儿对语音、语法的敏感程度,培养了幼儿对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用视觉感知辨别文字的能力也加强了,它对幼儿今后进一步学习语文起了有益的作用。

(二)教师

教师在指导时,通过细心的观察幼儿阅读时的行为、表情、语言、分析幼儿阅读状况,判断幼儿内在的需求,适时地把握介入的时机。比如,幼儿出现以下情况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一是游离或注意力集中的阅读活动之外时;二是频繁换书3次以上时;三是长时间固定着一本书或一页时;四是不断向同伴询问书中内容,或主动向教师提出帮助要求时;五是出现了影响他人阅读活动的页面行为时。出现以上方面,教师要及时介入指导。指导策略分为隐性指导和显形指导。隐形指导:指教师和幼儿一起的平行阅读。通过师生平等地在一起看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周围幼儿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这也是抓住了幼儿好模仿的这一年龄特点。显形指导:一是刚才我们所说的教师介入的时机,教师针对幼儿的阅读行为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帮助;二是为了加深幼儿对图书的理解,提高幼儿的阅读水平而进行的有目的的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引入展开故事分享活动(1)以故事标题引入:一般来说,故事的标题是一个很好的理解线索,在开始介绍一本书时,教师可以先把这个故事的名称告诉幼儿。如果故事的名称在幼儿的口语中是不熟悉的,可以让幼儿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先举一个例子,以帮助幼儿理解。例如在阅读故事《池塘》时,就可以先问幼儿“你见过池塘吗?”“池塘是什么样的?”这样不仅加深幼儿对词语的理解,更能引起幼儿对阅读故事的兴趣。(2)以故事封面、插图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和谈论故事的封面来引入故事,首先引导幼儿先充分观察封面,然后问幼儿:“你觉得这个故事可能讲什么?”然后,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幼儿此时非常想知道自己所创编的内容与故事内容是否吻合,阅读图书的兴趣就高涨,阅读时就会特别认真、仔细。但是有时候,如果教师不能预测,插图对对于幼儿理解故事会有多大帮助,就应该在阅读之前,先把封面、插图蒙起来,让幼儿想一想故事可能说的是什么,这就要求幼儿进行充分的想象。同样可以达到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目的。(3)以思考线索引入:有时仅仅看插图,并不能为幼儿提供足够的信息来编撰一个大致合理的故事时,教师就应以问题的思考线索引入。例如:在阅读故事《熊小弟的栅栏》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问的方法引发幼儿陈述图画内容,“栅栏是用来干什么的?”这样可以引发幼儿不同反应。同时,在阅读与回答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引导幼儿用故事中句子进行讲述,让幼儿熟悉故事语言。

2、在多元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的自主阅读经验(1)引导幼儿通过搜集活动储备前期经验,为自主阅读奠定基础。在阅读前先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搜集活动,拓宽幼儿经验起到铺垫作用。这样凭借已有经验才能看懂,把图书内容理解的更丰富,从而为自主阅读奠定基础。如:读本《小雨点沙沙沙》先请幼儿观察春天的变化、春雨后的变化,搜集关于描写春雨的诗歌、故事等,从而了解春天里各种植物对春雨的喜爱。幼儿再去看这本书,仿编儿歌环节就更容易多了。(2)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图片,提高对图片的理解能力。在阅读活动中,对图片观察的目的性、细致概括性及判断推理这些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幼儿从中不断积累阅读经验。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侧重点选择内容,在活动中采用引导、提问、开放式讨论等多种方法来进行。如:活动《小兔找家》教师利用积极适宜的方法来引导幼儿观察四张图片判断推理出哪间房子更适合做小兔的家既安全又舒适,并讲述自己的理由。在此活动中幼儿积极性很高,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学会借鉴他人经验。(3)引导幼儿学会寻找故事的线索,提高自主阅读能力。分享阅读读本中线索类读本线索特别明显,幼儿往往开始注意不到,需要老师及时引导,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揭开故事的面纱。所以认真观察图片,根据故事的线索讲故事很重要。如:大班上读本《滚皮球表演》教师有目地的引导幼儿寻找内在的线索,为什么皮球从开始的大大的变得越来越小最后被压爆的过程?这样既促使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寻找答案,依线索讲述故事的前因后果,从而又使幼儿学会阅读积累经验,为他今后自主阅读奠定基础。(4)启发幼儿看书时寻找问题,提高自主阅读能力。以往观察幼儿阅读时,总是发现看得懂的边看边讲,看不懂的就翻得很快一过了之。不去思考什么地方不懂,也不想再去琢磨。所以教师在阅读活动中应注重引导幼儿寻找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如:打扮下学期读本《熊小弟的栅栏》,就引导幼儿找看不懂得地方来互相讨论,讲自己的看法,听取别人的想法。“萝卜为什么会丢”(栅栏太矮、间距太大等)。这样既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掌握了学会阅读的方法,提高自主阅读能力。(5)引导幼儿将美术符号转译成语言符号,初步了解美术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教师在指导幼儿阅读图书时,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把握画面内容,并将画面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会讲述图画故事后,往往会兴趣盎然地认读图画故事,明白了图画符号与文字符号的对应关系。例如:在《乌鸦的窝》第一课时的设计中,教师考虑到大班幼儿已经有了较大的识字量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第一页采用了“以句猜图”的方式展开教学,可以让幼儿通过阅读文字来理解、想象画面。所以,教师改变了看图猜测的形式,运用“以句猜图”的方式,让幼儿通过对文字的理解来想象画面,其目的是让幼儿理解“文字与图画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教师巧妙地将语言领域中“简单语句的理解”和艺术领域中 “简单绘画技巧的表现”相融合,来激起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对于5~6岁的孩子,还可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画面上的文字及页码的位置、顺序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还可以为今后孩子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6)通过开放式提问法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即所提问题“大”、“活”、“深”。“大”即提问范围大,可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从各个角度作出不同回答;“活”即提问从幼儿思维现状出发,顺着幼儿思路启发引导而不是按教师的意图要求幼儿回答;“ 深”指的是提问不局限于一幅画,而是着眼于对整个故事的理解。我们第一次阅读时的提问主要包括这样的一些问题:观察性问题(在做什么?什么样子?什么表情?);判断性问题(什么心情?什么感受?在说什么?);预测性问题(接下来会说什么?会做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假设性问题(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批判性问题(你觉得这样做好吗?你觉得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什么?)而这些问题,都是紧密围绕主题进行的,尽可能不问和主题无关或关系甚微的问题。(7)在区域活动中体现口语与书面语的整合,从而积累幼儿的阅读经验。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活动,幼儿在区域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交流、主动积极的参与各种活动。既然是幼儿自主的活动,教师就可以在区域中有机渗透看、听、说等阅读活动,使幼儿在自主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获得相关的阅读经验。例如:在“美劳区”中,我们可以张贴一些比较简单的折纸示意图,这样可以让幼儿先直观的阅读步骤图,然后引导幼儿自由探讨其中的折法,再让幼儿动手试一试,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阅读能力,而且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如在“生活区”中,我们让幼儿在折衣服、拉拉链、扣纽扣的同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将口语转化成书面语,然后和幼儿一起认读张贴的汉字“折”、“拉”、“扣”等,他们在认读时发现了这些字的共同点,就是都有“手”,最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归纳总结,凡是有“手”字旁的,都与我们的小手有关系,当幼儿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将图书上与“手”有关的字圈出来,带领幼儿一起认读,幼儿在自主阅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提升科研能力

两年来,课题组老师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定期上研究课,并及时组织大家进行教学反思。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老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获奖情况……。

(三)家长

家长的教育观念、指导策略得到进一步提高,参与意识不断增强,能积极配合幼儿园进行早期阅读教育。经过我们课题组两个阶段、一年半的精心指导,如今,我园中、大班家长每天会为孩子安排阅读时间,或亲子阅读或孩子自主阅读,他们懂得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及语言特点指导幼儿阅读,指导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指导幼儿有序地翻阅图书,并学会运用“指读法”、“跳读法”在幼儿阅读指导中的运用,更好地培养了孩子的兴趣及注意力。现在,家长们更关注幼儿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他们重视选择优秀读物,买书时,带幼儿一起去,由他自己选书或订购,有的还在家里,给孩子一个小书架,请孩子安排自己的书,孩子阅读时,尽量保持安静,同时家里要有一种读书的氛围,大人也经常读读书、翻翻报。他们注重对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培养,教孩子爱护图书,不能把书弄坏,即使不小心把书撕了,家长及时与孩子一起把书修补好,不能不管不顾,由他去撕,凡是看过的书都要整齐地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四)幼儿园

1、园本课程在深化研究中获得发展

我园在这两年多的研究过程中,重视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一套具有本园特色的早期阅读环境。为了扩大研究成果,让更多的同行能对我们的研究内容和成果进行指正,我园整理《中、大班幼儿早期阅读活动设计汇编》《中、大班幼儿早期阅读示范课汇编》。

2、课题成果在示范辐射中得到提升

作为省级示范园,我园担负着更多的辐射作用,在科研方面更是如此。为了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周边辐射,带动周边姐妹园共同研究,共同提高,我园定期进行分享阅读研讨活动,每学期开学初,都会有姐妹园来园观摩交流。同时,我们还受邀到润苗幼儿园、河北省裕华区三幼、河北省长安区四幼等姐妹园传经送宝,加强园际间的横向交流。

十、结论

本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提出的。通过研究总结了如何提高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几年的研究,基本上实现了预期目标。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原则

1、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正面教育原则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尊重、热爱幼儿,从他们的兴趣点切入,进行教育。教育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得当。坚持以表扬为主,切忌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2、坚持内外结合原则

幼儿园的教育必须与家庭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达到最佳效果。园内进行的教学、促进性活动向家长公开,以便家长关心和督促,以便达到提高孩子兴趣的目的。

3、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对幼儿进行兴趣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不断开展活动的同时,要进行早期阅读科研的工作,以便更好的培养。

(二)幼儿园早期阅读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一日生活、游戏(活动区)、专门的教学活动。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教育途径的选择有所侧重。中班重在阅读兴趣和阅读途径——以一日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途径为主;大班重在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以专门的教育教学活动途径为主。   

(三)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表明,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是教育研究取得成功的保证,而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又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首要任务。随着课题的研究,教师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们树立了大的课程观,认识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教育,在生活活动、游戏区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早期阅读教育资源,早期阅读教育的途径绝不仅限于语言活动,改变了幼儿园阅读教育忽视年龄特点以单一的语言活动的途径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现状。

课题研究基本完成了研究任务,但是,由于课题组成员参与科研研究时间较短,课题研究的水平较低,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科研水平有待提高,要加强学习。(二)科研课题的管理不规范,课题研究资料积累不全面。(三)课题研究的参与面过大。今后工作设想:(一)将课题研究引向深入,08年我园已申报分享阅读子课题关于教师提问策略的研究,重点研究开放式问题的提问策略。(二)将课题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发挥科研兴教的作用,推动幼儿园其他领域的课程改革。

学习、研究是教师的生活方式,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的源泉。教师的专业成长之旅就是教师成为学习者、成为研究者的过程。这个过程只有开始没有终点。之所以愿意拿出点滴的经验来和大家分享,不是因为我们到达了什么地方,而是因为我们出发了。我们愿意有更多的同路人和我们一起行走……

参考资料:

[1]《全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   崔同花主编   科学出版社

[2]住鸿菊.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谈. 学前教育研究,2007,(3):28

[3]潘爱珠; 儿童早期阅读兴趣的培养[J]; 教育评论; 2004年05期; 105-106

[4]邱云; 幼儿阅读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策略[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02期; 137-140

[5]王崇丽; 幼儿早期阅读的家庭指导[J]; 贵州教育; 2005年05期; 23-24

[6]梅红; 儿童阅读兴趣及其培养[J]; 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5年01期; 32-33

[7]廖连生; 儿童阅读心理探析及其教育策略 [J];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7年02期

                              河北省军区第一幼儿园

 

西山教育集团旗下学校
Copyright©1994-2024 西山教育集团 版权所有 全国咨询热线:0591-85316863(福建西山学校)
闽ICP备10203392号-2 闽公网安备 35018102000197号
西山学校全国统一免费咨询电话:400-66-52373 幼儿园更新统计 | 小学部更新统计 | 初中部更新统计 | 高中部更新统计 | 职专部更新统计 | 电视台更新统计 | 腾讯视频一 | 腾讯视频二 | 腾讯视频三